當前,全市城市拆違工作順利推進,絕大多數群眾拍手稱快!
本次專項整治中,通過層層發動,層層努力,街面上建了許多年的門面被拆除,樓頂上以各種借口搭建房屋被拆除,樓臺上搭建的亭臺樓閣被拆除,在消防通通道上建的私家車棚被拆除……
此次拆違,全市采取的是綜合整治、全面開花,多管齊下、整體推進的方式。這樣的方式,使得多年來的形成的城市管理痼疾得到根治,還了群眾以公平和公道,還了社會以正義和正氣,真是大快人心!
拆違也不可避免地觸及到了許多人的既得利益,這些違法違規建筑投入了較多的財力物力,而為了徹底消除違建,市委政府不但投入了大量干部力量,更是在財政極為緊張的情況下,投入大量經費,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似乎是一個“雙輸”局面——違建主人利益受損失,市委政府受損失。
拆違過后,如何鞏固來之不易的拆違成果,如何控制新生的違建,已迫在眉睫。避免拆了建、建了拆、拆了又建、建了又拆的惡性循環,需要提前謀劃。拋開其他的管控措施不談,單從“人”的角度來看,筆者認為,最根本的,是管好“關鍵少數”,并且只有管得好“關鍵少數”,才能夠管得好“絕大多數”。
首先是要管好黨員領導干部。領導干部在社會生活中,一舉一動都有“風向標”的作用。此次拆違中發現了一些領導干部的違建,他們違建周圍,密集地生出許多違建。由于他們身份特殊,部門和基層也不敢去管。只有堅決執行制度,讓白紙黑字的規矩不虛有其表,讓明白無誤文件不成為擺設,才能管住他們。管好他們,可以事半功倍。
其次是要管好經濟富裕群體。經濟富裕群體個個財大氣粗,極個別人仗著有頭有臉,行事無法無天。他們有能力對自己的住所和其他生活設施進行擴充和裝點,侵奪公共空間,以實現自己的享受和偏好。他們人脈廣,影響大,自然有挑戰規矩、甚至不把規矩當回事的沖動。管好他們,可以實現以點帶面。
再次是相關從業人員。我們要問,違章建筑到底是誰動手建起來的?通過調查,答案其實非常清楚,這些違建大部分是鋁合金門市的行業人員搭起來的,還有極少部分是裝修公司實施的。相關從業人員的法紀意識和自律意識,直接關系到違建的再生。發揮好管理部門職責,以行業自律為基本要求,以依法懲處為兜底手段,可以推進源頭治理。
我們可以看到,盡管違建的形成錯綜復雜,但各種違建的背后是一個一個的人,只有管住人,才能管住根本,實現長效長治。管住“關鍵少數”,又是管理違建的根本所在。從這個意義上講,下定決心、采取措施堅決管好“關鍵少數”,是管好“絕大多數”的基礎和前提,是避免“雙輸”局面再次形成的基礎和前提,也是建立長效機制的基礎和前提。(竹刀)
責任編輯:熊朝松
|